形态描述
翅展 雄28~37mm。
形态 触角干白色,栉齿浅褐色;下唇须茶色,内侧白色;头部茶色带赤褐色,下半色浅;体和足白色,前足和中足胫节内侧基部有一暗棕褐色斑,跗节基部有一暗棕褐色斑,跗节后半浅茶色。前翅白色,有光泽;横脉纹中央有一褐黑色小点,清晰;前翅前缘和翅顶角茶色。后翅污白色;前、后翅缘毛亦褐色,臀角白色。雌蛾与雄蛾相似,但触角基部、下唇须、头部、足和缘毛白色。
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中央宽,向两侧渐窄;钩形突基部梯形,端部钟摆状,顶端呈三瓣状;抱器瓣顶端圆钝,背缘近中部加宽,端部1/3处有一突起,上面的边缘有2~3个小齿,抱器瓣内侧有一细长的、弯曲钩状突起;囊形突小,近三角形。
本种缘毛和触角栉齿的基部棕色,后翅Rs与M1 下标 脉分离或起于同一点,外生殖器结构等特征可与R.anserella区别。本种外形与R.hipparia相似,但后者抱器瓣不分叉。
观察标本 1♂1♀,江西九连山、1975.Ⅶ.30。
形态 触角干白色,栉齿浅褐色;下唇须茶色,内侧白色;头部茶色带赤褐色,下半色浅;体和足白色,前足和中足胫节内侧基部有一暗棕褐色斑,跗节基部有一暗棕褐色斑,跗节后半浅茶色。前翅白色,有光泽;横脉纹中央有一褐黑色小点,清晰;前翅前缘和翅顶角茶色。后翅污白色;前、后翅缘毛亦褐色,臀角白色。雌蛾与雄蛾相似,但触角基部、下唇须、头部、足和缘毛白色。
雄性外生殖器 背兜中央宽,向两侧渐窄;钩形突基部梯形,端部钟摆状,顶端呈三瓣状;抱器瓣顶端圆钝,背缘近中部加宽,端部1/3处有一突起,上面的边缘有2~3个小齿,抱器瓣内侧有一细长的、弯曲钩状突起;囊形突小,近三角形。
本种缘毛和触角栉齿的基部棕色,后翅Rs与M1 下标 脉分离或起于同一点,外生殖器结构等特征可与R.anserella区别。本种外形与R.hipparia相似,但后者抱器瓣不分叉。
观察标本 1♂1♀,江西九连山、1975.Ⅶ.30。
生物学
国内分布
浙江(杭州、天目山、莫干山)、福建(武夷山)、江西(九连山)、湖南
(衡山)、广东(连平)。
(衡山)、广东(连平)。